注意及时防治大豆田点蜂缘蝽
点蜂缘蝽又叫细腰缘蜂,群众称“大豆吸浆虫”,是一种典型的刺吸性害虫,除大豆外,还可危害菜豆、白菜等多种蔬菜及稻、麦等作物。点蜂缘蝽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大豆的茎秆、嫩荚、叶片、花上,刺吸植株营养,轻则造成大豆霉腐粒增加、植株发育不良、籽粒不饱满,造成大豆花、蕾早期脱落,重则有荚无粒,甚至全株枯死、绝收。近几年在我县大豆经常出现“只结荚、没有粒”或“瘪粒”的现象,常被误认为是干旱或品种原因,其实多数是点蜂缘蝽危害造成的。
目前我县大豆正值开花期,据县植保植检站近日在汤道河、宽城镇部分村调查,已发现点蜂缘蝽为害,正是防治关键期,广大群众务必高度重视,立即动手做好防治工作。
一、点蜂缘蝽的识别:点蜂缘蝽属半翅目害虫,成虫体长约14~16毫米、宽3.3~4.4毫米,淡黄褐色或黑褐色,头呈三角形,有点类似马蜂,常在大豆田间飞舞。若虫1~4龄与蚂蚁相像,5龄类似成虫,但翅膀较短。点蜂缘蝽成虫和若虫极活跃,早、晚温度低时稍迟钝,阳光下多躲避在植株叶片背面等背阴处。
二、点蜂缘蝽防治方法:一般在大豆盛花初期开始施药,连续施药2~3次,间隔7~10天,亩用药液40~50公斤。药剂可选择噻虫嗪+菊酯类农药(溴氰菊酯效果最好,其次是高效氯氟氰菊酯)、啶虫脒或吡虫啉+菊酯类农药、甲维盐+菊酯类农药、氟啶虫胺腈+菊酯类农药等配方,如:亩用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毫升+2.3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5毫升,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毫升+50%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10克,或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毫升+5%啶虫脒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,或30%噻虫·高氯氟悬浮剂15毫升,或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0毫升,或2.3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毫升,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,或溴氰菊酯+吡虫啉、氰戊菊酯+吡虫啉、噻虫嗪+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,最好以上药剂轮换使用,每7天左右施药一次,连续施药2-4次(根据田间点蜂缘蝽发生情况)。
据气象部门预报,近日我县天气以多云间阴和分散性降雨或阵雨为主,利于点蜂缘蝽发生,应抓住天气晴好时及时施药,注意施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补喷。另外,在点蜂缘蝽活动较迟钝的傍晚16~17点喷药效果最好。
因点蜂缘蝽具有迁飞性,统防统治效果更好,注意铲除田边杂草,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地块的玉米上也要施药,可同时兼治部分玉米害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