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 传统食品、菜肴、点心及其做法
一、食品类
(二)桲椤叶饽饽。也称为桲椤叶饼。其做法是把鲜嫩的桲罗叶剪去叶柄,使其成为圆形,将和成糊状的玉米面或黍米面用铲刀均匀地抹在叶子上面,然后再放上用豆子或菜做成的馅,再将叶片相对一合,成为半月形,放入笼屉中蒸熟。食用时剥叶。苏子叶饽饽的做法与桲椤叶饽饽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。宽城满族农家习惯用大黄米面、小黄米面、黏高粱面包豆馅或菜馅,外裹苏子叶,然后用笼屉蒸熟食用。以此种做法做出来的饽饽吃起来清新可口,并带有浓郁的桲椤叶和苏子叶的清香。
(三)撒糕。撒糕在宽城满族民间俗称为切糕,是一种用粘米面与小豆合蒸而成的黏糕。撒糕的做法是先将磨好的小豆瓣铺在蒸笼内蒸熟,将黏米面用少量的水拌匀,搓细,等蒸笼内蒸汽圆满时,将面撒上一半,略蒸一段时间,等蒸汽再行圆满,则将余下的面续行撒平,再蒸至熟,然后切成小块食用。宽城满族人食用的撒糕大都是用大黄米制成的,少数也用江米面做。人们把撒糕俗称切糕,大概是撒糕需要切割成小块食用的缘故吧。
(四)发糕。满语称其为哪玛米糕。它的做法是将玉米碾成面,再用温水将玉米面和好,待发酵后,将其摊入笼屉蒸熟,然后切成菱形小块食用。食用时,佐以糖蜜,则松香甜软,异常可口。
(五)杏仁粥。把轧碎的杏仁,放在冷水锅里熬开,用水瓢舀起不停地泼洒20分钟左右,放上米煮熟,即可食用。民间认为将轧碎的杏仁煮开后不停地用水瓢舀起泼洒,能减轻杏仁含有的苦味,所以约定俗成,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这样做。杏仁粥味甘不腻,营养丰富,并且有镇咳化痰的药用价值。